如果不是,为什么这么巧?
快……快点回忆……还有什么需要想起来的……
对了……
好像在结案前,端琰找自己问过一些莫名其妙的话……
什么话来着……
标签效应……
逆向标签效应……
这两个词和这个案件有什么关系吗……
陈月洲忽然一怔。
在没有发现其他证据将犯罪嫌疑人指向其他人时,警察是根据梁米薇的杀人动机进行推断这是一场家庭纠纷导致的惨案。
可是,梁米薇对这个家庭的不满、对可能知道的察登科的出轨、对流产的难过、对婆婆殴打母亲的愤怒、对自己即将成为白富美的嚣张……这些一切的一切,就是梁米薇杀人的动机吗?
所谓的杀人动机,就是一个人真正被杀的理由吗?
还是说,因为周围人对梁米薇性格的了解,已经给她贴上了如此的标签。
像是推演电视剧里面的角色一样,理所应当地认为她具备并且符合这样的作案动机呢?
有动机的人一定会杀人吗?看似没有动机的人一定不会杀人吗?
再等等……
大家都说陈小姨当天下午殴打了梁米薇的母亲,可是实际上并没有人见到陈小姨动手打了梁米薇的母亲,大家只是听到了陈小姨在家里吆喝,同样听到吆喝的也有自己,他也告诉了警察自己听到了陈小姨的吆喝……
可是,他并不能确定陈小姨到底是在吵架打人还是在普通地抱怨或者嚷嚷……
只是因为陈小姨平时就是个爱大声吵架的人,当大家司空见惯一个人的行为并给她贴上“没事就爱和人吵架”的标签后,逆向标签效应就在启动,当陈小姨因为普通的小事大声说话大声嚷嚷时,听不清的外人也会以为陈小姨在和人吵架。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lengku8.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