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府兴风作浪,好嚣张。
请天子派人支援,平定叛逆。
这就意味着,京师震,有可能是老天爷示警,示意朝廷对原安南之民某些政策可能太过严苛了,这才会有原安南之民反派。
若是人人都能安居乐业,这些人何以与朝廷云南叛逆扯上关系呢?
红衣逆军,这可是安南原创,而是大周云南之受征剿叛逆势力。
而后紧接便是朝中位头铁御史给思路:皇帝葬久,便有了震,恰巧,前阵子陛开要北巡,顺带要在北京选择陵址吉。
这意味着什么?
皇帝愿意让陛远离京师,特意降震示意啊!
第二个思路来,祁元询离天子近,就看到亲爹脸色子阴沉了起来。
在心里默默为那位叫雷勉御史了堆蜡烛。
真是哪壶开提哪壶,因为京师震,天子能按原计划北巡已经很郁闷了,还特意提醒天子,甚至要阻挠天子实施定好择北京之为陵址计划,实在是勇士啊。
见过作死,没见过这么作死。
“皇帝在时,朕便将北京升陪都了。朕少年便在那里镇守边疆,登基后,更是知晓北京之重。雷勉这番话,置朕、置皇帝于何处?”
祁元询在心底默默翻译了老爹真正台词,然后给御史了蜡。
这御史也是傻,爹看重北京也是天两天了,当年皇爷爷在时候都没说什么,京师震以后,居然还敢以皇爷爷为借?
爹没直接蹦句“放娘”已经是好涵养了。
“皇帝子嗣,各葬分封之所。老人家向来怜惜黎民百姓,怎么可能因朕欲归葬北京便发震戒之?言皇帝警示于朕,可是得了什么朕都知晓警戒之语啊?”
雷勉吓得连话都说好,只是连道:“陛息怒,陛息怒!臣敢。”
也怪副被吓成鹌鹑模样,朝堂上其人,现在谁是安静如鸡。
看天子现在架势,若是谁再敢在北巡、陵寝选址于北京事上再妄加置评,揣测已故皇帝圣意,怕是秒便要被送到问问皇帝到底是什么意思了!
天子给这样诛心之论后,也怪得们敢吭声了。
于是乎朝堂上快速通过决议,这次震,应当是与交趾省有关,天子诏,提朝廷直辖府待遇,遏制官员在那里某些过分行为。
即便是作为封藩州府,除了原安南国王室直辖两府外,其封藩诸府,也都得到了要得太过警告。
当然了,边诏安抚,另边令人平叛,这也完全没有冲突。
京师震到底还是产了些好影响,天子准备北巡步子也被稍微拖延了番,可是和祁元询之间交接仍未曾停止。
这就意味着,年天子是定会去北巡。
即便去选陵址吉,北巡震慑内附东胡以及草原上东胡残部,也是有必要。
可谁知道,震后续,在天子诏安抚交趾省后,仍然还没完。
第72章 第七十二章 作死
震余波在天子诏后, 仍有留存。
后续象起始之处,依然是交趾省,或者说, 起始是朝廷, 事情依然和交趾省有关。
祁元询这个太子日常在文华殿理事,事实上是宣武年被裁撤了丞相活计。
这就导致每天要过目事情大堆,繁忙程度都快赶上爹这个皇帝了。
赶上有时候天都没啥大事需要天子亲自令处理, 或许天子还没有忙。
可以说这个太子, 活得就像是帮天子处理繁忙朝政工具人似。
可是这个工具人,接到这封奏疏,居然是天子亲自从武英殿发过来。
也就是说,这封奏章批阅顺序,像平时先看完以后送呈天子这样安排,而是天子先看完,然后发给, 让品评里头内容。
送奏疏过来是天子身边伺候位太监, 名唤王百福。
祁元询平时就会看起太监, 面对王百福这么位大太监,更是会看眼。
倒是因为此君在天子身边伺候,而是因为是位狠人,这是位能因天子喜而喜,天子怒而怒,步骤全然跟天子致天子忠犬。
别,宫中有好几个是天子还在藩邸时候就跟在身边伺候太监,可是只有王百福, 真将自己当成了天子狗——字面意思, 这位原名就叫“狗儿”, 天子亲赐,后头改百福,读起来和宫中贵人养小犬儿也是脉相承相似。
光看王百福送奏疏来时候状态,祁元询就知道,这封奏疏定没讲好话。
朝廷在交趾省,除了有直辖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