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了。
她彻底放弃了小黑。
放弃了她少年时心中的像太阳一样温暖灿烂的少年。
——在2017年6月21日,小乔依之因为失去了自己最要好的朋友, 大哭一场后。
又担心爸爸妈妈姐姐发现自己的异样, 这样会让他们更加担心。
十五岁的乔依之已经懂事, 她知道因为自己的病,家里人已经很难过了, 她不想再给爸妈和姐姐徒增烦恼。
所以她给自己建立了一个微信小号, 把小号当自己的秘密花园,在这里抒发自己伤心、崩溃的情绪。
自从催眠的事情被想起来后,乔依之的脑海中顺藤摸瓜的带出一连串记忆。
比如, 她小号的第一条朋友圈原本设置的不是仅自己可见。
但后来被迫从一中转学,小乔依之情绪再一次崩溃,她决定给过去的自己画上句号,于是就弃用了之前的手机、微信、企鹅等一系列联系方式。
转而改用昵称是‘222’的微信小号。
也就是那会儿, 她才给自己的第一条朋友圈设置为私密,仅自己一个人可见。
乔依之还记得前两个月有人问自己的微信名字为什么是‘222’。
毕竟‘2’在现在有很多歧义。
说一个人不按规矩办事, 就会说‘你怎么这么二’,甚至还衍生出‘二哈’‘二傻子’等形容词。
在同班同学看来, 宛若高岭之花的乔神,是不会取这么一个很二的名字的。
所以才有了那么一问。
乔依之当时的回答是:“我只是觉得‘之’字跟数字‘2’很像,就随手打了三个2上去。”
但现在乔依之想起来自己为什么打了三个二上去了,第一,因为她叫之之,这就是22。
其次,这是她的小号,也就是第二个账号,就多加了一个2上去。
‘222’因此而诞生。
想通了这一切的乔依之再回过神来,见李闻风依然保持着刚才的姿势,但没在看自己。
中铺和上铺的距离很近,近到稍微有点散光的乔依之可以清楚的看到李闻风每一根睫毛。
同样的,李闻风也看到乔依之尖尖的下巴下方有一颗小小的痣。
乔依之皮肤很白,因此,她颈部的一点痣看起来尤为明显,也尤为亮眼。
李闻风看到的第一秒后,就赶紧撇开目光,假装自己在看沿途的风景。
见乔依之看向了自己,李闻风也赶紧回过神来,但他的视线不敢乱瞥,只能把视野局限在乔依之眼睛往上的地方。
不然,他真的怕自己控制不住。
——此刻,面对自己喜欢的女孩子,他只感觉胸腔里有股莫名的力量在不断催促他。
“去解释啊,你自己做错了事还不敢解释吗?”
“快啊,她还记得你!”
“她怪你,她肯定怪你啊,难道因为她怪你,你就跟梦里一样当一辈子的缩头乌龟吗?李闻风,你可真是懦夫!”
“李闻风,你怕什么?”
想到这里,李闻风喉结一动,眼神里带了一丝哀求,说:“同桌,去用餐车厢?”
中午那会儿火车广播上说了,需要用餐的旅客交12块钱,就可以在餐车那边拥有一个座位、一壶茶和一小碟瓜子儿。
乔依之脑袋很乱,她想自己先理清思路,再说其他。
不然,若是在自己思路还不清楚的时候就听别人的话,自己就很容易情绪化。
俗称,一听就炸毛。
于是她定定看了李闻风两秒后,对他摇了摇头,然后侧过身偏过头,面对着车厢。
兴许是李闻风维持这个动作太久了,下铺的鲁老师都察觉到了。
他摘下耳机,说:“闻风,看什么呢?想要什么零食,我给你寄上去。”
李闻风说:“没,不用。”
然后一翻身躺在更加狭小的上铺上,手背搭在眼睛上,遮住满眼的担忧和颓然。
乔依之打开了被自己设置为静音的手机,点开刚刚李闻风发来的的消息。
那条不小心发出来又迅速被撤回的消息又被李闻风原模原样的发了过来,底下还配着道歉:“同桌,对不起。”
后面还有几条很长很长的解释。
“我出生在村子里,八岁前没进过城市,小时候看电视都得去夏诚家里看。能跟你当笔友,是我这辈子最荣幸的事情。但是,你太好了,成绩好、性格好、声音也好,只有在梦里,我才有机会跟你一起读书。现实中,我不敢奢望。”
“当时拒绝你的提议后,我后悔到现在。自那以后,我再也没收到过任何一封你的来信,鼓起勇气给你打电话,显示此号码已经被注销。我知道自己的话对你伤害很大,同桌,对不起。”
“乔依之,能不能……给我一个重来的机会?”
最后这句话,像极了当时只有十五岁的乔依之,听到小黑五次三番拒绝后,嗓音里都带了哽咽,祈求到:“小黑,能不能让我跟你去同一所高中啊?”
我一个人在一中很孤单的。
我想跟你去同一所高中,在同一个班级里,想要拥抱我的像太阳一样温暖的少年。
但李闻风的回答是:“不,你只是我的笔友,乔……”
不等他说完,小乔就挂断了电话。彻底跟他断了联系。
小时候,大人总给孩子讲‘狼来了’的故事,主要目的是教孩子不能撒谎,还有一点,就是让他们做什么到得有个度,过分的事情做一遍两遍,大家可能还会容忍。但第三遍之后,再好脾气的人都会被气得炸毛。
这通电话里,小乔一共问了他八遍‘我想跟你一起读书,好不好’。
第一遍,小乔邀请他来一中,他说自己去一中的话没有奖学金,养不活自己。
第二遍,小乔说‘你去哪儿我就跟你去哪儿,顺便炫耀了一把自己的成绩’,小乔从没在任何同学面前炫耀过成绩,她总是按照老师们给她立的‘不洋洋自得的学霸’人设,努力的压抑自己的天性。
但却又在私下里,把这些开心都写在给小黑的信里。
可小黑给她的答案还是拒绝。
最后一遍,小乔问的时候都快哭了。
得到答案后,她彻底哭了出来。
然后,小乔把那个爬墙、抓鱼、上树样样都在行的男孩子彻底封存在记忆里。
她用坚硬的壁垒把自己包裹起来,再不给其他人趁虚而入的机会。
没人知道,17年的暑期,作为初三毕业生的李闻风整整三个月没有作业,他忙完农活,天天去镇子上的邮局晃悠,但是却再也没收到过任何从城里寄回来的信笺。
顶着炎炎夏日,接近四十度的高温,李闻风一天能跑三趟邮局。
要知道,他跑一个来回少说也得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