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住心头的疑惑。
都是十四五岁的年纪,虽然颜色不一但款式相同的衣服,现在看他们用饭,连用餐的礼仪都大同小异。综上种种,便可以肯定这些孩子是从同一个地方出来的。
关键是,这些孩子跟卫三小姐有什么关系?
“小公子,您知道这些孩子都是什么来头么?”
陈久安还真知道不少。
“越州恒都有一座知行学堂,这个你应该知道吧?”
掌柜的下意识点点头,“这个自然是知道的,尚京天衣阁的那位小掌柜,不就是知行学堂出来的。等等,小公子,”他低头呆呆看了眼楼下那一群安静用饭的孩子,“您该不会要说这些孩子都是从那知行学堂出来的吧?”
陈久安朝他点点头,开口又是落下一道惊雷,“那知行学堂,便是卫三小姐在四年前创建的。”
掌柜的:“······”他这回是真的被惊着了。
“我记得卫三小姐今年刚及笄,那四年前,她岂不是只有十一岁?十一岁就创办了知行学堂,我的老天爷!”
无怪乎他会这么感叹。
知行学堂在普通百姓耳朵里或许会很陌生,听都没听过这个名字的那种。
但在行商之人的眼里,却是一尊无可撼动的庞然大物。
他背靠陈氏商行,自然也不陌生。
让尚京城世家公子小姐和大家夫人趋之若鹜的天衣阁,背靠知行学堂、
越来越受世人喜欢的写实绣,也是知行学堂研究出来的一种全新绣法,登峰造极的作品,一副甚至能卖上上万两银子。
而开遍全大雍的合香斋,里面出来的各类新品,也大多数是由知行学堂研究出来的。
此类种种,不一而足。
这知行学堂说是学堂,但教导出来的孩子,不考科举,不做学问,却是个个都精通五花八门的精湛技艺,而且有心人想要挖都挖不到手。
这会那掌柜的再看大堂上正静静吃菜的卫三小姐,眼神里已经是带着敬仰了。
这份敬仰不分男女,也不论年纪,只论成就。
他一贯也是认为身为女子,就应该居于后宅,打理家事,相夫教子。
但像卫三小姐这样的女子,让她居于后宅相夫教子,那才是真正的可惜。
掌柜的这会心里多了份明悟,隐隐有又点遗憾。
知行学堂是在恒都啊,要是在尚京,他也想让家里那两个不成器的小子和丫头进去,好好学上一学。
“不过,小公子,这么多孩子只身来尚京,他们父母难道不担忧?”
要是让他的孩子千里迢迢去恒都,掌柜的觉得自己担心都来不及。这些孩子的父母都这么心大?
“谁跟你说这些孩子有父母的,”在掌柜的错愕的目光下,陈久安看着楼下正静静听旁边小姑娘说话的卫晞,“这些孩子都是孤儿。卫三小姐当初建育婴堂,初衷便是为了让那些育婴堂的孩子能学会一些吃饭的本事,好歹等到离开育婴堂的时候,依靠着手里的本事,能够活得好一些体面一些。不过现在看这些孩子能千里迢迢见卫三小姐,也都是知恩的。卫三小姐没有白费自己那份善心。”
掌柜的张了张嘴,这下是彻底说不出话来了。
他活了这么大年纪,自然也是见过不少从育婴堂出来的孩子。
而且这尚京的育婴堂,比其他地方还要大。
年满十岁,便要离开自立谋生,他这酒楼里,也曾有过那些孤儿跑来问要不要店小二,要不要洒扫的伙计。
出于恻隐之心,那些身材健壮些的他也留下来,但也有不少身体瘦小,也看着没多少力气的孩子,他虽然觉得孩子可怜,但他这酒楼毕竟不是善堂,只能给几个馒头几个包子让人走了。
从没有想到过,有人真的可以,为那些孩子做这么多。
办一所学堂容易吗?
自然不容易。
你至少要有一个能供很多人活动的地方,屋舍,最重要的还是找到愿意教导这些孩子手艺的先生。
试问谁愿意把自己的看家本事教导出去,至少他若是有一门手艺,也只愿意传给子子孙孙。
但那位卫三小姐却做到了。
其中的艰辛,不用想也能猜到。
这尚京城,又有谁能猜到,天衣阁那位算账厉害八面玲珑的小掌柜,在四年前,还是一个孤儿?
“这位卫三小姐,是真的强过世间男儿。”
陈久安对这句话表示赞同,“我也很佩服她。”
知易行难,更难得是一直坚持。
掌柜的偏头看了看陈久安落在那位卫三小姐身上时候的表情,试探地问道:“小公子,您对那位卫三小姐?”
他可还从没见过小公子对哪一位姑娘家这般亲近,或者说殷勤更恰当些。
陈久安一听他这话的语气,就知道掌柜的心里头在想什么,缓慢但又坚定地摇了摇头,“并非你想的那样。我遇见一个人,视她为心上明月,但跟情爱无关,只是相当离他比较近的一颗星星罢了。”
只因为遇见她的第一眼,便知自己配不上。
掌柜的闻言沉默了下,想着:小公子虽然日常自我感觉良好,但在这位卫三小姐面前,还是蛮有自知之明的。
**
大堂,众人吃饱喝足,话匣子也跟着打开了。
卫晞这桌上总共坐了八个人,除她之外,还有陈二丫,以及数术,织锦,铸造三座楼的各两位弟子。
数术楼是陈二丫的四弟子五弟子,陈青妍,陈青印。
织锦楼闵秀的大弟子和二弟子,闵柒,闵缇。
铸造楼韩锋的大弟子和二弟子,韩墨光,韩墨羽。
陈二丫就在自己身边,卫晞看向闵柒和韩墨光他们,“你们师傅可都还好?”
“回小姐,先生都好。”
卫晞点点头,“那你们,可有什么打算?”
这话一落,众人的目光都落到了陈二丫身上。
陈二丫轻咳一声,“小姐,我们这是第一次来京城,想着先在京城里四处逛逛。等逛完了这京城,青妍青印他们会带着师弟师妹们去各地琉璃坊合香斋清查账目顺便在当地坐镇,闵柒和闵缇是打算带着她们师弟师妹去江南那边再开一处天衣阁,韩墨光他们有打算在尚京一知行学堂的名义,开第一家铸造铁器的铺子。”
这是他们在来的路上商量好的。
早前,他们只是想着学一门本事,能在离开育婴堂之后有自力更生的能力。
但这么几年过去,他们便发现自己已经离不开学堂了。
既是舍不得悉心教导自己的师傅和朝夕相处的师兄师弟师姐师妹,也舍不得给了他们另一条光明前程的小姐。
既然有了天衣阁这么一个成功的例子在前,他们何不依旧在一起,共同努力守护住小姐为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