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来覆去睡不着,跟方济宗一说,方济宗建议她只招一个侄媳妇。
“你看,你都招来,咱儿子这厂还能不能行了,儿子总共就只要三四个人,到时候都让他刘家给占了;你招一个,他们不就没话说了,咱儿子也不会受啥影响。”
方刘氏一想,也是,那就招家里最困难的二侄媳妇吧。
二侄媳妇是大哥的小儿媳,今年已经四五十岁了,比方刘氏小不了几岁。
二侄子挺健康的,侄媳妇也没毛病,但是她接连生下的三个儿子,都是痴呆儿,平时只知道吃吃喝喝,走路不利索,不会说话,就搁那傻笑。
到现在,最小的儿子也有十五岁了,但是智商就跟几岁的孩子似的,他们夫妻俩也实在是苦,真的是连吃饱饭都成问题。
拉扯大三个儿子,却得不到哪怕一丝的回报,自从大哥去世分家后,他们过得更是艰难了,除了他们自己,身边没人有空搭把手,别人的生活也不容易,顾不上。
方刘氏自己拎得清,她逢年过年会拿点东西给他们,但是平时是不会给什么的,也不能说冷血,因为家里的东西不是她一个人挣来的。
她自己有儿子要娶媳妇,那边就是个无底洞,你帮的多了,自己家里该有意见了。
现在把侄媳妇招过来干活,二侄子在家照顾孩子,以后最起码吃饭不是问题。
剩下的两三个人,就在村子里招吧。
最好是结了婚的,不然儿子那个城里女朋友该有意见了。
儿子现在这么有本事,肯定少不了那姑娘在背后指点。
-
第二天,安橙到蔬菜大棚地里去,菜苗该移栽了,移栽后,就等着长大,期间浇水施肥都要控制着。
方刘氏跟方济宗去找盖房子的人,顺便帮安橙讲价。
移栽起来跟简单,把菜苗连根撅出来,挖个坑埋下去就行了。
豆角已经提前种好了,只用把茄子、辣椒移栽一下就行,每隔三十厘米左右栽一棵。
这些活,一个上午就做好了。
干完后,他顺便去老罗那边坐了会,想再给点钱,不过老罗没要。
村里的人这几天其实已经接受了方家用这么奇怪的方法在冬天种菜,有些好奇能种成个什么样子,有些就等着看笑话。
家里的大门安橙打算安个铁的,比较结实,请了人来量尺寸,然后定做。
三间房子的其中两间是全部打通的,到时候就是一个‘车间’,剩下的一间房隔成两半,一半用来放布料,另一间用来放记录各种数据的资料。
盖房期间,方刘氏跟方济宗帮忙看着,安橙负责掏钱,隔三差五往老杨那跑一回。
周志明成了他们的大客户,还顺便把自己的几个同行朋友介绍了过来,安橙的销量瞬间翻了好几番。
等安橙家里房子盖好了,老杨这边开始着手准备扩大规模。
几个学徒每天勤奋练习,老杨除了不放心让他们捏茶壶,其他的已经可以放手了,也轻松了不少。
金鱼茶壶不好做,细节部分都是靠两个老师傅和老杨,所以产量一直不高。
因此卖价也高,老杨这边给安橙的出厂价是十块钱一个,带六个茶杯的话,一套十五块钱。
安橙卖的零售价是五十,批发价按量慢慢减少。
当初老杨跟安橙有协议,他这边生产的所有东西,只能经过安橙这边卖。这不是安橙要求的,而是老杨主动这么做的。
而这套金鱼茶具,安橙给周志明的是超低友情价,一套三十块钱,主要是感谢他介绍了客户过来。
据周志明说,这套茶具一到省城就被很多人看上了,买的都是有钱人,他卖到一百多一套,依然供不应求。
总之,这是个双赢的局面,谁都开心。
-
终于,房子盖好了,通了几天风,安橙准备去买缝纫机,采购布料,马不停蹄。
方刘氏这边一共招来四个人,都说好了,到时候会过来。
安橙跟方刘氏还有奶奶一起,一大早就赶着驴车去买缝纫机和布料,方济宗跟爷爷留在家里打扫新房子。
赵县的国营纺织厂也在郊区,跟老杨陶瓷厂一个在南,一个在西,离得还挺远的,安橙就没往陶瓷厂去。
到了纺织厂,安橙让他妈和奶奶分别挑出十种好看的料子,他自己挑十种。
算是老中青三代人的眼光对比吧。
上面有色卡,看上哪个把色卡拿手里。
最后的结果是,奶奶选的布料跟他妈的大部分重叠,他自己选的倒是跟她们一个也不一样。
方刘氏总觉得儿子这眼光有点像小姑娘,什么鹅黄的,桃红的,青的,还有粉的,不过她什么也没说。
最后安橙从他们选的花色中买了十二种,其中红色和白色多买了两匹,一共十四匹。
之后又买了五十斤各色毛线,到时候织点围巾帽子手套什么的卖卖,毕竟天越来越冷了。
买好之后,他们去缝纫机店。
这回他改变主意了,决定买贵一点的。
咳,有道是,一分价钱一分货,贵的最起码坏的慢一点。
万一还没等到用上机器,便宜的就坏了,多麻烦。
说是这样说,主要是现在安橙钱包鼓了,前些日子一台缝纫机一百多,他都要算算口袋里钱够不够,现在无所谓了,眼睛都不带眨的。
这家店就是上回安橙把价格讲到一百二十五的这家,售货员居然还认得他。
“你来了?买五台?一台一百二十五,不能再低了,送货上门包安装的,我给你开票吧?”售货员见他进来,气都不带喘的,一口气说了出来。
“不,我买贵一点的。”安橙道:“妈,奶奶,你们快看看,哪个好。”
她们应该懂这个,反正他不懂。
方刘氏当初结婚的时候,方家是没给买缝纫机的,那一代还没开始兴这种彩礼,她自己也没用过。
奶奶就更不用说了,碰都没碰过。
所以说这三个人,其实没一个懂的。
不过安橙觉得,她们是这个时代的人,再怎么着也比自己懂得多。
婆媳俩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