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家得意了,孙家的脸上有点黑。
宋青苑看了暗笑,老太太这是记仇呢!拿钱打脸确实爽,老太太开心就好。
紧随其后,宋青苑把自己准备的又一份添妆拿了出来,三盒包装精美的香皂。
当初一起做了四盒。
分别是梅,兰,竹,菊。
梅被送给了岳霖先生,如今只剩下三盒。
“苑儿,你都送过了,怎么还......”宋青莲诧异。
“这是自己做的,我的心意!”宋青苑解释着。
“谢谢苑儿!”宋青莲有些感动,这个跟她不亲的小堂妹,对她是真的好。
“送啥了,让我们大家伙也看看......”有人起哄。
宋青莲询问的目光望过来,宋青苑微微一点头。
宋青莲打开木盒,把里面的香皂展示出来。
“是香胰子!”
“香胰子,不便宜,一块好几十文呢!这里足足十二块!”
“那不得一两银子啊!”
“那可不!咦?这香胰子上还有字呢......”
“宋家不愧是读书人家,香胰子上面都有字!”村里人,七嘴八舌的议论着。
李氏,周氏听了越发得意,宋青苑给她们涨了面子。
“你们二房咋还送两份?”春来婶的声音突兀的响起。
“小姐妹,感情好呗!”李氏笑嘿嘿的说着。
接下来,宋青蓉,宋青茉也拿出两人的添妆,四个荷包,两双鞋,一件女子的小衣。
布料全部都是用的缎子。
“莲儿姐,荷包绣的不好,你留着赏人。”宋青蓉柔柔的说着。
她的绣活拿不出手,赏给下人用,还是可以的。
“谢谢蓉儿,绣的很好,我自己带。”宋青莲笑着道。
不管绣的如何,这是宋青蓉的心意,她不能糟蹋。
若是她早明白这个道理,她们的感情一定比现在好,宋青莲有些遗憾。
宋青蓉、宋青茉把她抱住。
四郎挤了进来,“莲儿姐,这是我给你的。”
两朵绢花被四郎拿在手里,“这是我用自己攒的钱买的。”四郎强调着。
“谢谢四郎!”宋青莲心里感动。
叶氏也送上三房的添妆,一个木盆,一个首饰盒,还有一块梨花木的梳子。
样式虽然普通,但一眼就能看出,用料极好。
村民看着暗暗称奇,宋家这日子是真的富了,一个孙女,家里人就给这么多添妆,那娶儿媳妇能啥样?
让村里人震惊的,还在后头。
二郎吊儿郎当的走进来,把包裹好的东西,随手往炕上一放,“给你的。”
说完,二郎转身就走。
动作潇洒,干脆利落,用现代人的话说就是,耍酷!
是真的酷!至少在村里人眼里是酷毙了!
价值十两银子的头面,说送就送,大手笔!
村里人被打击的说不出话,心里暗道;难怪宋家看不上老胡家,宋家人的添妆都这么讲究,那老胡家算个啥。
大郎,三郎手里银子少,俩人送的是一幅画。
画上画的是宋青莲,站在荷花池旁,出水芙蓉般的美貌,连娇艳的花朵都要避上三分。
画是由三郎所绘,大郎题字,算是两人的一份心意。
“谢谢大哥,谢谢三郎!”宋青莲娇羞的道。
这幅画,画的比她本人还要好看,她很喜欢。
众人的目光,也跟着落在了画上。
这时,外面一阵吵闹声,传了进来。
-
第349章 宋青莲成亲
“你眼睛瞎啊,往人身上撞!”一位十五六岁的女子,眉眼张扬,肆意的谩骂着。
另一个也不甘示弱,“你才瞎,你全家都瞎,看到这么大个人过来,你不会躲开。”
“撞了我,还敢说我瞎,看我不打你!”
“打就打,谁怕谁!”俩人说着,就动起了手。
周围的人,手疾眼快,连忙拉开。
孙氏,李氏,包括周氏一众人,纷纷从上房出来。
这大喜的日子,闹出事来不好看。
“呀!说谁瞎呢!”李氏定睛一看,洪亮的嗓门嚷嚷起来,“敢说我们老李家人瞎,你胆肥了......”
李氏一把把李春妮扯到自己的身后,挑衅的看着孙家人。
原来骂架的两个人,一个是李家的李春妮,另一个大一点的,是孙家的女儿,宋青莲的表妹。
“你们孙家人......”李氏的声音戛然而止。
腰间被宋青苑一捏,丝丝拉拉的疼,李氏委屈的撇嘴。
“老实点!”宋青苑警告道。
孙氏连忙站出来打圆场,“误会,误会,都是自家亲戚,说开了就好了,多大点事。”
孙氏给宋青莲使着眼色,宋青莲立刻把人拉走。
李春妮也被宋青苑拉去了东跨院。
“那人可真不是个物,不就是不小心撞了一下嘛,能咋地,还能缺块肉......张嘴就骂我!”李春妮抱怨着。
李家人的脸色也不好看。
“行了!”王氏呵斥道,“一点事也不懂!就不能忍忍,也不看看这是啥日子。”
“关我啥事!”李春妮甩了脸色。
酒席过后,李家人离开,孙家人留了一晚。
............
几日后,锣鼓开路,吹吹打打,冯孝廉骑着马,在迎亲的队伍中,显得格外英俊潇洒。
很快,轿子就到了宋家的门前。
冯孝廉下马叫门,大郎,三郎准备了几个学问上的问题,当场考究。
冯孝廉一一答对,引起一阵喝彩连连。
大郎,三郎相视一笑,开门放行。
宋青莲上了花轿,宋家这边送亲的人,也跟了去。
四郎领着一帮小萝卜头,追着花轿跑,直到走出很远,才停了下来。
看热闹的村里人,也并未就此离去,纷纷议论冯家的富有,冯家的体面。
宋家,胡家,宋里正家的事,又被拿出来说了又说。
里正媳妇,站在人群中,脸色难看。
连周氏和她说话,都未搭理,闹的周氏生了一肚子气。
“老死婆子,给谁脸色看呢!”周氏冷哼,“抓住个老胡家,就当宝了,咱家可不稀罕。”
她孙女嫁的是举人,一个小木匠,算个啥。
“奶,今天是咱家的喜事,咱不和她一样的,早晚有她求着咱家的那天。”宋青苑在周氏身旁安慰着。
“那可不!走,回屋去......”周氏说完,带着几个孙女回了家。
这次送亲,宋家商议的人选是大房一家,再加上宋老爷子,宋诚义、宋诚礼,二郎,三郎。
女眷,包括四郎,都被留在家里。
直到傍晚,几个男丁,喝的